身材偏瘦却检出重度脂肪肝
“医生,不是只有胖子才会得脂肪肝吗?我又不胖,咋会有脂肪肝?”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科主任卢高峰的诊室里,55岁的刘女士惊愕不已。
从外表来看,刘女士不仅不胖,甚至略显消瘦。然而,在例行体检中,尽管肝脏超声结果并未显示出明显的脂肪肝迹象,但她的肝功能转氨酶(ALT)中度升高。为进一步探究刘女士转氨酶升高的原因,卢高峰为她进行了肝活检,结果显示她患有重度脂肪肝。
卢高峰解释,通常情况下,人们会将脂肪肝与肥胖联系起来,因为日常生活中,肥胖人群(BMI超标)更容易患上脂肪肝。然而,从临床专业角度来看,瘦人(BMI正常或偏低)也有一定比例会患上脂肪肝,文献显示这一比例大约在15%-20%左右,且他们往往容易被忽视。这类人群通常被称为“瘦型NAFLD”或“非肥胖型NAFLD”。尽管他们的体重正常甚至偏瘦,但肝脏内的脂肪堆积却可能超出正常范围。
瘦人为啥患上脂肪肝?
瘦人患脂肪肝的确切原因尚不明确,但通常与以下几个因素密切相关。
1.胰岛素抵抗:即使体重正常,若存在胰岛素抵抗,身体便需分泌更多胰岛素以维持血糖水平。高胰岛素血症会促进肝脏合成脂肪,同时抑制脂肪分解,导致脂肪在肝脏内堆积。
2.代谢功能障碍:尽管体重正常或偏低,但可能伴随高脂血症、中心性肥胖或内脏脂肪超标等问题,最明显的表现是腰围超标,而四肢却较为纤细。
3.遗传因素:某些基因变异会显著增加个体在不肥胖状态下患脂肪肝的风险。
4.不良生活方式:长期高糖高脂饮食会直接促进肝脏脂肪合成;过度节食、不当素食、偏食或患有吸收不良疾病的人,可能因蛋白质摄入严重不足或必需营养素缺乏,导致肝脏载脂蛋白合成障碍,无法有效将脂肪运出肝脏,从而造成脂肪堆积。此外,久坐不动、长期失眠等也是引发脂肪肝的重要因素。
“营养不良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危险因素。”卢高峰提醒,人们通常只联想到“吃太多”会导致脂肪肝,却难以理解“吃得少、吃得素”也可能引发脂肪肝。实际上,蛋白质和特定营养素的缺乏是导致脂肪肝的关键因素。
还有一些所谓的体重不大但内脏脂肪超标的人,也容易忽视脂肪肝的存在,即我们常说的“瘦胖子”。常规体检未必会检测内脏脂肪或腰臀比,这一点需要特别关注。
体重正常但体检发现脂肪肝怎么办?
卢高峰建议,对于体重正常却患有脂肪肝的人群,主要应从饮食、运动等生活方式上进行调整和改善。
1.减少糖分摄入:严格控制添加糖和果糖的摄入,戒除含糖饮料,以完整水果替代果汁。
2.优化碳水化合物来源:用全谷物、杂豆类、薯类代替大部分精制米面,控制每餐主食摄入量,增加蔬菜尤其是深色绿叶菜的摄入。
3.保证充足优质蛋白质:食用鱼虾、去皮禽肉、瘦肉、低脂/脱脂奶制品、豆制品等优质蛋白,避免食用加工肉类。
4.规律进餐:三餐定时定量,避免长时间饥饿后暴饮暴食。
5.运动干预:以有氧运动为主,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,增加日常活动量,贵在坚持。
6.充足睡眠:确保每晚7-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。
7.避免快速减肥和极端节食:体重正常者尤其需注意,以免加重脂肪肝。
声明:文章内容仅供参考,故事情节纯属虚构,意在科普健康知识,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求医。
启远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